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

除氟剂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关键作用

除氟剂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关键作用

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,适量氟对人体牙齿和骨骼健康有益(0.5-1.0 mg/L),但长期摄入过量氟(>1.5 mg/L)会导致氟斑牙、氟骨症等疾病。全球多地(如中国西北、印度、非洲)存在饮用水氟超标问题,因此除氟是保障饮水安全的关键环节。除氟剂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去除水中氟离子,是水处理中的核心手段之一。

一、除氟剂的常见类型及原理

  1. 吸附类除氟剂

    • 活性氧化铝:多孔结构,通过离子交换吸附氟离子,适合处理低氟水(<10 mg/L),但需调节pH至5.5-6.5。

    • 骨炭/羟基磷灰石:含钙磷酸盐,与氟离子生成难溶氟磷灰石,适合小型净水设备。

  2. 混凝沉淀类

    • 铝盐(如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):铝水解生成Al(OH)₃胶体,通过共沉淀或配体交换吸附氟离子,成本低但污泥量大。

    • 铁盐(如聚合硫酸铁):类似铝盐,但适用pH范围更广(5-9)。

  3. 离子交换树脂
    如改性阴离子树脂,选择性吸附氟离子,再生需强碱溶液,适合高精度处理。

  4. 新兴材料

    • 稀土改性材料(如镧负载吸附剂):除氟,但成本较高。

    • 碳基材料(如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):结合吸附与化学沉淀优势。

二、除氟剂的核心作用

  1. 降氟浓度
    可将氟含量从5-10 mg/L降至1 mg/L以下,满足WHO和各国标准(如中国≤1 mg/L)。

  2. 选择性去除
    部分除氟剂(如镧基材料)对氟离子有高选择性,不受水中常见阴离子(Cl⁻、SO₄²⁻)干扰。

  3. 适应复杂水质
    针对高氟、高盐或高硬度水,可通过复配药剂(如铝盐+石灰)提升效果。

  4. 低成本与可持续性
    活性氧化铝等材料可再生使用(如用NaOH溶液洗脱),降低长期运行成本。

三、应用中的关键考量

  1. 工艺适配性

    • 集中式水厂:常采用“混凝-沉淀-过滤”组合工艺,铝盐投加量约10-20 mg/L。

    • 家庭净水:吸附滤罐(如骨炭)更适用。

  2. 副产物控制
    铝盐可能残留铝离子(需控制<0.2 mg/L),需优化pH和投加量。

  3. 污泥处理
    沉淀法产生的含氟污泥需固化处理,避免二次污染。

四、未来发展方向

  1. 开发低成本材料:如生物炭、纳米复合材料。

  2. 智能化控制:实时监测氟浓度并调节药剂投加。

  3. 资源化利用:回收污泥中的氟或铝。

结语
除氟剂通过多样化的作用机制,成为应对饮用水氟污染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。随着材料科学与水处理工艺的进步,除氟技术将更加、环保,为全球饮水安全提供保障。